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10837
DC Field | Value | Language |
---|---|---|
dc.contributor | 李毓嵐 | zh_TW |
dc.contributor | 許世融 | zh_TW |
dc.contributor | 李郁青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吳政憲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鄭佳芳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eng, Chia-Fang | en_US |
dc.contributor.other | 中興大學 | zh_TW |
dc.date | 2013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4-06-06T06:46:31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4-06-06T06:46:31Z | - |
dc.identifier | U0005-1801201217510400 | zh_TW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基本史料 (一)報紙 1.《聯合版》,1951年9月16日。 2.《聯合報》,1994年10月5日-2011年7月31日。 3.《聯合晚報》,1999年3月18日-2011年7月31日。 3.《中國時報》,2001年6月7日-2011年7月31日。 4.《中時晚報》,2001年1月19日-2005年11月1日。 5.《自由時報》。 6.《蘋果日報》。 7.《工商時報》,2001年7月18日--2011年7月31日。 8.《銘報即時新聞》。 9.《經濟日報》,1995年3月8日--2011年7月31日。 (二)期刊雜誌 1.王彩雲,〈1989報紙媒體廣告營收〉,《動腦雜誌》,第151期,台北:動腦出版,1990年3月。 2.刁曼蓬,〈SRT重寫報業競爭規則?〉,《天下雜誌》,第194期,台北:1997年7月。 3.陳映真,〈針鋒相對逆流而上-報禁解除後台灣媒體生態剖析〉,《目擊者》雙月刊,第6期,台北:1998年7月。 4.澄豐經緯國際媒體研究部,〈北、中、南媒體習慣差異〉,《廣告雜誌》,第134輯,台北:2002年7月。 5.刁曼蓬‧游常山,〈『第一大報』,金子打造?-三大報經營爭奪戰〉,《天下雜誌》,第194期,台北:1997年7月。 6.吳仁麟,〈一個讓世界看見聯合報系也看見台灣的機會〉,《聯合報系》月刊,第204期,台北:1999年12月。 7.陳延昇,〈蘋果VS.台灣三大報,180天攻防〉,《數位時代雙週刊》,第55期,台北:巨思出版,2003年4月。 8.劉一賜、胡秀珠、黃翠娟、尹皓,〈21世紀第2個10年,百萬網友協同創作未來紀事〉,《創新發現誌》月刊,第35期,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設社出版,2011年2月。 9.施和悌,〈兩大報系政治大押寶-中時、聯合各押各的寶〉,《財訊》月刊,第95期,台北:財信雜誌社,1990年2月。 10.楊少騏,〈95年,香港「蘋果的那場腥風血雨」〉,《新新聞》,第843期台北:新新聞週刊出版,2003年5月。 11.劉萍,〈黎智英攻台計畫/黎智英兵臨城下,媒體界山雨欲來?〉,《數位時代》,第26期,台北:巨思出版,2001年3月。 12.韋思曼,〈蘋果日報能紅多久?〉,《動腦雜誌》,第326期,台北:動腦出版,2003年6月。 13.陳延昇,〈蘋果風暴,來了!蘋果vs.台灣三大報,180天攻防〉,《數位時代雙週》,第55期,台北:巨思出版,2003年4月。 14.廖怡景,〈台灣報業版圖丕變 寂寞王子余建新〉,《今週刊》,第452期,台北:今週文化事業出版,2005年8月。 15.〈我就是媒體〉,《創新發現誌》月刊,第35期,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設社出版,2011年2月。 16.胡秀珠,〈媒體大解構 媒體不像媒體〉,《創新發現誌》月刊,第35期,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設社出版,2011年2月。 17.秦振家,〈沒有第二天的新聞 只有下一秒的新聞〉,《創新發現誌》月刊,第35期,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設社出版,2011年2月。 (三)官書、報告書、會議紀錄 1.中華民國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91年8月。 2.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The Republic of China Year-book》(Taipei:The Government of Information Office,1995)。 3.行政院新聞局,《蛻變‧展望‧新世紀-開放報紙媒體十週年》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出版,1998年。 4.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平面媒體發行量的虛與實〉座談會記錄,2005年。 (四)傳記、人物誌、紀念集 1.王麗美,《報人王惕吾-聯合報的故事》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社,1994年7月。 2.王惕吾,〈心中有自由,筆下有責任〉,《王惕吾先生紀念集》台北:1997年3月。 二、專書輿論文集 1.陳國祥‧祝萍,《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出版,1987年10月。 2.王惕吾,《我與新聞事業》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9月。 3.王天濱,《台灣新聞傳播史》台北:亞太圖書,2002年9月。 4.王天濱,《台灣報業史》台北:亞太圖書,2003年4月。 5.黃年主編,《聯合報四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9月。 6.王惕吾,《聯合報三十年的發展》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7月。 7.鄭瑞城,《透視傳播媒介》台北:天下出版社,1988年8月。 8.余建新,《中國時報五十年》台北:中國時報社,2000年10月。 9.彭家發,《變局中的港台媒介》台北:百通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11月。 10.彭家發,《新聞學勾沉》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0年。 13.蘇蘅,《競爭時代的報紙:理論與實務》(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3月。 14.黎智英,《生意》台北:商周出版,2007年11月。 15.黎智英,《我是黎智英-從一元港幣到五億美金的創業傳奇》台北:商周出版,2007年2月。 16.黎智英,《你夠拼命嗎?-黎智英的創業心法》台北:商周出版,2008年12月。 17.黎智英,《我是黎智英-白手起家的創業告白》台北:藍鯨出版,2005年10月。 18.馮建三主編,《自反縮不縮?新聞系七十年》,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系出版,2005年6月。 19.黎智英,《事實與偏見》台北:遠景出版,2002年7月。 20.黎智英,《我退休失敗了》台北:遠景出版,2002年7月。 21.黎智英,《創新求存》台北:商周出版,2010年1月。 22.江詩菁,《宰制與反抗:中時、聯合兩大報系與黨外雜誌之文化爭奪》台北:稻鄉出版社,2007年7月。 23.歐陽醇,《報紙》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24.鄭貞銘,《百年報人-跨世紀的報人》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年9月。 25.彭明輝,《中文報業王國的興起:王惕吾與聯合報》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9月。 26.鄭樑生,《史學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7月。 27.王梁莊,《賈伯斯的創新傳奇與行銷魅力:你也可以學會賈伯斯的致勝心法!》台北:就是文化出版,2011年11月。 三、期刊論文 1.楊孝濚,〈報社經營策略的觀察〉,《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91年8月。 2.湯海鴻,〈報禁解除後報業的競爭形勢〉,《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91年8月。 3.賴光臨,〈檢驗七十年代報業的發展〉,《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91年8月。 4.羅文輝,〈台灣新聞人員背景及工作概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3期,台北:1996年11月。 5.羅文輝,〈兩岸三地新聞人員的比較分析〉,《行政院陸委會專題研究報告》,台北:1997年8月。 四、學位論文 1.林佳蓉,《報業能否基業長青?報禁開放十年,看中時與聯合報系的變與不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 2.陳春貴,《國內報業印刷廠印務人員核心能力提升之探討-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四大報為例》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3.王孝筠,《資訊圖像應用於蘋果日報編排設計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4.蔡佳青,《八面玲瓏:台灣蘋果日報政治立場之初探》台北: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1月。 5.戴宛貞,《李萬居研究-以辦報與問政為中心》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1月。 7.李貞怡,《報業市場結構與內容多樣性之研究》,台北:國立交通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7月。 8.周世豐,《從競爭意涵解讀蘋果日報創刊前後國內三大日報在頭版版面上之圖像差異》,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6月。 五、網路資料 1.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http://www.abc.org.tw 3.蘋果日報網站http://tw.nextmedia.com 4.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5.AC Nielsen台灣尼爾森公司http://tw.cn.nielsen.com/site/index.shtml 6.銘報即時新聞http://mol.mcu.edu.tw 7.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 8.數位時代網站http://www.bnext.com.tw/ 9.awoo SEO網路行銷誌網站http://blog.awoo.com.tw/ 10.你好台灣http://www.hellotw.com/ 11.星傳媒體http://starcommedia.blogspot.com/ 12.IDEA PEEPSHOW http://fasthorseinc.com/ 13.今傳媒http://media.people.com.cn/BIG5/40628/7471485.html | zh_TW |
dc.identifier.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10837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報紙的發行,形構成現代社會活動的基本指標。每日的報紙,快速的書寫下我們的現在與未來的歷史,因此,我們不能不思考,報紙記錄下的,是屬於誰的文字?哪個群體的記憶?哪個社會的歷史?這些文字、記憶、歷史是如何被選擇出來的?歷史記錄的選擇,對台灣社會是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力與作用力? 國民黨撤退來台,由於兩岸關係的緊張,戒嚴與報禁的雙重枷鎖之下,讓報禁解除前的台灣,報紙的發行與言論受到黨、官報的影響,民營的報社也必須跟政府有良好互動,才有空間可以發展。於是報禁解除前,《聯合報》與《中國時報》逐漸取代黨、官報的影響力,站穩台灣報業市場的版圖,成為報禁解除前兩家最有影響力的民營報紙。報禁解除後,報界百家爭鳴,社會變得較為先前更多元開放。在此背景之下,《自由時報》走出自己不同聲音的路,發行量逐漸超越《聯合報》與《中國時報》,成為台灣第一大報,也讓台灣報業,從兩大報變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在西元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後,香港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看好台灣社會自由民主的發展,加上香港在1997年回歸中國以後,言論的自由度大不如前,因此黎智英2001年來台創辦台灣《壹週刊》。《壹週刊》發行後不到兩年,黎智英再於2003年5月2日創刊台灣《蘋果日報》,不僅對台灣的報業市場投下一枚強力震撼彈,也把台灣報業的市場競爭,提升到白熱化的境界。 現代人每天都會接觸到新聞、報紙、雜誌、廣播、電視所散發出來的無數訊息,提供廣大民眾知識與消息需求的滿足。資訊的流通,使得每天有許多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圍繞在我們身邊,成為我們吸收、利用、討論,甚至是批評的話題。壹傳媒帶進來的香港「狗仔隊」文化,挖出新聞內幕,報導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消息,每天都直接影響到了台灣人民所接受到的訊息與新聞。《蘋果日報》,這一個不是從台灣本土竄起的報社,迅速在台灣拓展它的客群與站穩它的根基,快速大量的在銷售數字上得到台灣部分人民的認同,卻又讓不少民眾對其厭惡至極。 社會的改變、資訊的爆炸、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人民的選擇,都帶領著台灣歷史的發展,走向不一樣的境地。報紙可以透過文字對時事、國家社會問題,作更深入的報導,提出分析、批評、判斷,讓讀者更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滿足讀者知的權利。輿論,更是對於國家現代化的推動,具有促進以及轉變觀念的功能。歷史,是靠文字來記錄和延續的,而文字,是可以讓人反覆咀嚼和深入思考的。在現在青少年越來越注重圖像化的時代,報紙讓人們了解了現今的社會樣貌,用大量的文字展現社會的特色,延續社會的文化。隨著人民對報紙喜好的改變,台灣的社會環境與歷史,也在這個改變的過程中有所不同。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Newspapers are the basic index in modern society. Newspapers write down our history quickly.Therefore,we must to think about that newspapers are whose words,memories and histories.How to choose these words,memories and histories?The choose leads to what influence in Taiwan society. KMT came to Taiwan and put an order of martial law into practice.This makes newspapers and speech statement influenced by a political party. Popular newspapers must to interact well with the government.Before relieves the newspaper endure, United Daily News and China Time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newspapers gradually in Taiwan.After relieves the newspaper endure, Liberty Times becomes the first newspaper in Taiwan. Next Media Limited President Jimmy Lai takes a liking to the liberty and democracy in Taiwan and comes to Taiwan issues Next Magazine in 2001.In 2003, Jimmy Lai issues Apple Daily and makes newspaper mart violently. Modern people contact masses of information everyday. Next Media Limited brings the gossip culture and a lot of shock to Taiwan. Apple Daily is not a native newspaper, but grow of market is very quickly in Taiwan. Newspapers can report deeply in news and the discussion of society and make people more clearly. Public opinion can push a country to modernize.History is taken down by words, and words will make people thinking deeply. Newspapers make people understand the morden society, continue the society culture by a lot of words.People will like different newspaper along with the change in Taiwan.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7 第二章 報禁解除前後台灣報界發展概況 第一節 報禁解除前台灣報界發展概況…………………………………9 第二節 《聯合報》發展概況 …………………………………………18 第三節 《中國時報》發展概況 ………………………………………26 第四節 《自由時報》發展概況 ………………………………………34 第五節 報禁解除後台灣報界出現的問題 …………………………38 第三章 《蘋果日報》的設立 第一節 創辦人經歷和《蘋果日報》入台 ……………………………50 第二節 台灣《蘋果日報》的經營方式 ………………………………77 第三節 台灣《蘋果日報》造成的旋風………………………………101 第四節 台灣《蘋果日報》的影響……………………………………122 第四章 報業新戰場 第一節 電子報的興起 ……………………………………………… 138 第二節 網際網路的影響 …………………………………………… 140 第五章 研究結論 …………………………………………………… 152徵引書目……………………………………………………………… 158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zh_TW |
dc.publisher | 歷史學系所 | zh_TW |
dc.relation.uri |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05-1801201217510400 | en_US |
dc.subject | Apple Daily | en_US |
dc.subject | 蘋果日報 | zh_TW |
dc.subject | newspaper endure | en_US |
dc.subject | United Daily News | en_US |
dc.subject | China Times | en_US |
dc.subject | Liberty Times | en_US |
dc.subject | 報禁 | zh_TW |
dc.subject | 聯合報 | zh_TW |
dc.subject | 中國時報 | zh_TW |
dc.subject | 自由時報 | zh_TW |
dc.title | 從蘋果日報入台前後看台灣報業的發展與影響 | zh_TW |
dc.title | Research of Apple Daily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with Taiwan newspaper industry | en_US |
dc.type | 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zh_TW |
item.openairetype | 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 |
item.openairecristype | 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18cf | - |
item.languageiso639-1 | en_US | - |
item.grantfulltext | none | - |
item.fulltext | no fulltext | - |
item.cerifentitytype | Publications | -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歷史學系所 |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