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17528
標題: | 區域主義下的自由貿易協定對越南經貿政策的影響分析 Impacts of FTAs on Economic and Trade Policies in Vietnam : Regionalism perspective |
作者: | 王淑緣 Wang, Shu-Yuan |
關鍵字: | Vietnam;越南;AFTA;ASEAN+3;TPP;東協自由貿易協定;東協+3自由貿易協定;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 出版社: | 國際政治研究所 | 引用: |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Antoine van Agtmael著(2008),陳儀譯,《新興市場的新市紀》。台北市:大塊文化。 Nye, Joseph S.(2007),《柔性權力 :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 Soft power》。臺北市:遠流。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編(2009),《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 = China Economic Forecast and Outlook in 2009 》。北京:科學出版社。 王緝思主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 = World politics-views from China》。香港:和平書書公司出版 布赫茲 (Buchholz, Todd G.)(2002),《經濟學的第一堂課》。台北市:先覺。 本力(2007),《崛起?! : 中國未來10年經濟發展的兩種可能》。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宇勗企業有限公司(2002),《凱因斯的一生及其論著:Life/Ideas/Legacy = John Maynard Keynes》。台北市:宇勗企業有限公司發行。 宋鎮照(1996),《東協國家之政經發展》。臺北市:五南。 宋鎮照(2004),《臺灣與亞太之政治經濟 : 秩序.定位.挑戰與出路》。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 宋鎮照(2008),《越南御風而上?-變動中的國家機關、市場經濟與全球化的發展關係》。臺北市:海峽學術。 宋鎮照(2008),《變遷中的東南亞區域整合-過程、挑戰與發展》。臺北市:五南。 134 奈伊 (Nye,J.S) (2005),《硬權力與軟權力 = Hard & soft power》。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發行。 林德昌(2006),《亞太經濟合作會 : 組織.功能與議題倡導》。臺北市:青輔會。 施正鋒(2004),《經濟安全》。臺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格瓦特尼 (Gwartney, James D.)(2008),《常識經濟學:人人都該知道的經濟常識=Common sense economics》。臺北市:經濟新潮社。 張亞中(2009),《國際關係總論》。新北市:揚智文化。 張耀秋(1982),《東協五國政情總論》。台北市:幼獅。 郭玉霞主編(2009),《質性研究資料分析 : NVivo 8活用寶典 =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NVivo 8 guidebook》。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陳鴻瑜(2009),《越南近代史A Modern history of Vietnam》。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梁銘華(2008),〈從區域主義論「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從中國視角出發〉,收於宋鎮照、陳欣之主編,《變遷中的東南亞區域整合-過程、挑戰與發展》。臺北:五南出版社。 麥克‧貝克曼,《亞洲未來衝擊》。台北市:財信出版。 彭區 (Punch, Keith) (2008),《做出有效的研究論文與計劃 = Developing effective research proposals》。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楊永明編(2009),《新世紀日本體制的再轉型 : 政治.經濟與安全政策之演變》。臺北市:翰蘆圖書。 經設會綜合計劃處(1974),《越南國家經濟發展四年計劃》。台北市: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 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2005),《各國貿易救濟法規》。臺北市:經濟部貿易 135 調查委員會編輯。 葉乃嘉(2006),《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 = Research made easy》。臺北市:五南。 詹滿容(1996),《亞太集體安全體系之建構與我國扮演之角色》。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發行。 漆俠(2003),《歷史研究法》。保定市:河北大學。 歐陽瑞雄(1981),《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研究》。臺北市:黎明文化。 蔡東杰(2007),《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臺北市:五南。 蔡今中(2008),《社會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 成功發表秘笈 =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writing skills》。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鄭先武(2009),《安全.合作與共同體 : 東南亞安全區域主義理論與實踐》。南京:南京大學。 鄭先武(2009),《安全.合作與共同體 : 東南亞安全區域主義理論與實踐》。南京市:南京大學。 鄭勝榮(1997),《越南投資環境報告》。臺北市:外貿協會。 藍思博 (Landsburg, Steven E., 1954- ) (2008),《公平賽局 : 經濟學家與女兒互談經濟學.價值,以及人生意義》。臺北市:經濟新潮社。 羅致政(2009),《聯合國相關國際組織憲章選輯》。臺北市:東吳政治系聯合國研究中心。 (二)學位論文 吳有臺(民93),《中共與越南關係發展之研究-政治、經濟、軍事》。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 吳明倫(民93),《東亞經濟發展模式的實踐:以越南(1986-2003)為個案之研 136 究》。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吳春勝(民97),《國家經濟規模的綜合因素之確定-以越南為例》。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杜玉全(民92),《越南與中國吸引外商投資環境與政策之比較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 林永芳(2010),《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以東盟為分析主軸》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 林春利(民92),《國際資本流動與聚集經濟》。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林庭芳(民93),《中共與東協成立自由貿易區之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林恩雅(民一百年),《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發展與影響之研究(1997-2011年)》。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林偉宏(民97),《東協區域經濟整合的挑戰與機遇》。台北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林雍凱(民91),《冷戰後日本對東協經濟戰略之轉變》。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 林瓊惠(2006),《經濟改革與法治教育:中共「普法」教育之研究(1986-2005) = Economical reform》。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施守真(民97),《「亞太主義」vs.「泛伊斯主義」:九一一事件後印尼政府回應「反恐主義」政策個案》。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徐子恆(民93),《冷戰後中國大陸對第三世界國家之經濟戰略-以越南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 137 徐秀美(民93),《中低度開發國家經濟指標、貧窮指標與教育指標關聯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徐華士(2007),《美國主導世界銀行貸款政策轉變之研究 = The predominance of us role in the change of world bank’s lending policy》。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張之豪(民97),《中國與東協國家區域整合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 張古柏(2009),《臺商投資越南之策略分析:以電子業為例 = 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taiwanese investmen》。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張古柏(2009),《臺商投資越南之策略分析:以電子業為例 = 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taiwanese investment in vietnam:the case of electronic industry》。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張志銘(民94),《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建構-從溫特(Alexander Wendt)建構主義解析》。台北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張倫(民99),《澳大利亞霍華德政府的亞太政策》。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陳正峯(民97),《區域整合下台灣的南向政策:以台灣對越南互動關係為例》。台北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黃聖介(民95),《越南區域經濟發展與台商投資策略》。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楊文慧(2008),《全球化下東亞經濟共同體倡議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initiation of east asia economic》。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廖采吟(民94),《中國與東協合作之研究-以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為例》。高雄 138 市: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廖登山(民96),《後冷戰時期中國軟權力之研究》。台北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趙俊筌(民93),《經濟全球化與俄羅斯經濟安全》。台北縣: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 劉育成(民98),《冷戰後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的競爭與合作(1997-2007)》。台北縣: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劉炳欽(民96),《金融發展指標與經濟成長關聯性之比較研究-以印度與台灣實證為例》。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劉韋志(民95),《後冷戰時期中國對東協戰略研究》。台北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鄭志昇(民94),《越南的經濟轉型與政治發展-國家論的觀點》。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鄭國雄(民99),《1990年以來國際援助對越南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官方發展援助(ODA)為例》。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 謝美玲(2007),《亞歐會議合作機制之研究兼論臺灣參與之問題 = A study on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the asem in passing of the problems of taiwan’s accession》。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謝雪汶(2009),《東南亞安全機制建構之研究 = The study of construction on southeast asia security regime》。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蘇恩瑩(民95),《以自由度與競爭力分析中國和印度未來經濟發展情形》。台北市: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 (三)中文期刊 139 (日)稻垣博史(2010年),〈越南經濟出現不穩定徵兆〉,《南洋資料譯叢》,1期,總第177期,頁22-30。 (越)阮文權(2010年),〈1965-1968年中國對越南的援助〉,《南洋資料譯叢SOUTHEAST ASIAN STUDIES》,No.2,總第178期,頁10-16。 丁磊(2006年),〈”東亞共同體”與”中國東亞主義”〉,《山東社會科學》,第4期,總第128期,頁134-141。 巨克毅(2008年),〈當前美國的東亞戰略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21期,頁41-42。 中國信保(2010年),〈越南投資與經貿風險分析報告〉,《國家風險分析報告-國際融資》,2010.05,頁63-66。 方芸(2010年),〈革新開放以來老撾與越南特數關係的新發展〉,《東南亞縱橫AROUND SOUTHEAST ASIA》,2010.01,頁44-50。 王啟明、陳怡君、曹倩琳(2009年),〈歐洲與亞洲共同貨幣政策之發展:從比較區域研究角度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二十五期,頁117-150。 王雷(2009年),〈美國金融危機與國際政治經濟秩序變遷〉,《外交評論》,第1期,頁100-110。 王金輝、梁李宏(2008年),〈2000-2007年世界腰果產銷概況〉,《世界農業》,總356,頁37。 古小松(2010年),〈經濟增長達5%為數不多的國家之一-越南2009~2010年回顧與前瞻〉,《東南亞縱橫AROUND SOUTHEAST ASIA》,2010.03,頁3-9。 任元可,劉海燕(2010年),〈中國和越南經濟體制改革進程比較研究〉,《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onic Publishing House》,頁123-124。 向駿(民86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墨西哥政治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 140 之解析〉,《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3期,頁91-99。 朱陸民,聶會翔(2007年),〈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主流理論中的國際合作觀〉,《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9卷第5期,頁5 0-55。 吳志明,姜昱(2005年),〈對我國外匯儲備高增長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海南金融》,第5期,頁23-25。 吳東野(民95南),〈後冷戰時期歐盟對中亞地區之戰略作為:強權政治的意涵〉,《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4期,頁1-30。 吳玲君(民96年),〈東協國家與東亞經濟合作:從「東協加三」到「東亞高峰會」〉,《問題與研究》,第46卷第2期,頁118-131。 李文志(1995),〈亞太安全體制建構的難題、方向與台灣戰略的思考〉,《國策期刊》,1995年第123期,頁2。 李芳田(2009年),〈國際移民及其對國際政治經濟的影響〉,《齊魯學刊》,第1期,總第208期,頁99-104。 李隆生(2006年),〈以東協為軸心的東亞經濟整合: 從區域主義到全球化?〉,《亞太研究論壇》,第三十三期,頁102-112。 李碧華(2010年),〈越南邊境口岸經濟政策的實施及其影響〉,《東南亞縱橫AROUND SOUTHEAST ASIA》,2010.03,頁79-88。 李鋼(2010年),〈師從中國的越南改革〉,《改革與開放》,第3期上,總第290期,頁21-22。 李瓊莉(民88年),〈經濟安全概念在亞太地區的發展〉,《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頁39-54。 杜蘭(2011年),〈美國力推跨太平洋伙伴關係戰略論析〉,《美國外交專論》, 141 第1期(2011年),頁45-51。 邵笑(2010年),〈從DNSA看美國的越南政策(1973-1975)〉,《蘭台世界》,5月下,頁58-59。 金榮勇(民89年),〈亞洲金融風暴與東亞經濟安全體系之建立〉,《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1期,頁1-14。 柯春共(2005年),〈區域貿易協定主要類型之研析〉《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2期,頁154。 姜明武(2010年),〈經濟改革與績效:中國與越南的比較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双月刊)》,第1期,總第147期, ,頁90-97。 姬大鵬(2006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條件分析〉,《經濟經緯》,2006年第3期,頁96-99。 馬致遠(2010年),〈越南對外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就與挑戰〉,《東南亞南亞研究》,第2期,頁46-50。 國家外匯管理局廣西區分局(2010年),〈2009年越南經濟金融形勢分析〉,《區域金融研究》,第2期,總第446期,頁40-15。 張子揚(2005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與亞歐會議之比較:兼論對美歐亞三角戰略關係之影響〉,《歐洲國際評論》,第一期,頁1-30。 張明亮(2010年),〈韓國與越南:伙伴關係的緣起與前景〉,《東南亞研究》,第3期,頁42-47。 張振強,鄭國富(2010年),〈越南國內經濟增長對中、越雙邊貿易發展的貢獻度分析〉,《特區經濟》,2010年6月,頁86-88。 許梅(2010年),〈2009年越南政治經濟形勢回顧與前景展望〉,《東南亞研究 142 SOUTHEAST ASIAN STUDIES》,第2期,頁35-42。 郭秋梅(2010年),〈印度推動印度-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動因探析-基於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南亞研究季刊》,第3期,頁55-61。 陳欣之(2004年),〈單極體系挑戰下的國際政治經濟研究〉,《全球政治評論》,第八期,頁49-73。 陶斌智(2010年),〈中越投資法比較及越南投資法新發展研究〉,《梧州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頁62-67。 單驥(民79年),〈由遲疑到加速:1990年代歐洲單一市場動的政治經濟觀〉,《經濟前瞻》,第17號,頁104-107。 彭靖佳(2011年),〈品牌形象塑造與國家軟實力提升〉,《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總第97期,頁48-51。 曾怡仁(2007年),〈國際政治經濟學三大研究途徑-經濟民族主義、經濟自由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之比較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十九期,頁53-86。 童振源(民94年),〈人民幣匯率之國際政治經濟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6期,頁133-155。 馮超(2010年),〈從政治經濟革新透視越南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新探索〉,《社會主義研究》,第3期,總第191期,頁96-101。 楊三億(2009年),〈東亞區域組織間互動與東亞地區未來整合初探〉,《第五屆中部外交論壇》,2009.05,原稿。 葉文輝、孫樹恩(2010年),〈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越南宏觀經濟評析〉,《學術探索》,2010年第1期,頁34-39。 廖舜右(2007年),〈東亞區域經濟戰略情勢之雙元取向〉,《全球政治評論》,第二十期,頁1-24。 143 廖舜右(2011年),〈亞太主義與東亞主義對峙下的東協加八〉,《政治學報》,第五十一期,頁31-32。 廖舜右(2010年),〈三重失靈危機下的國際經貿體系〉,《全球政治評論》,第30期,頁91-92。 熊玠(2009年),〈解讀歐巴馬走訪東亞及中國之用意與成效並臆測對未來之影響〉,《海峽評論》,第228期,頁9-14。 潘金娥(2010年),〈越南革新的最新動態〉,《形勢與政策》,第4期,總第136期,頁54-58。 蔣玉山,幸青(2010年),〈越南人口現狀研究〉,《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5卷第1期,頁27-30。 蔣桂萍(2005年),〈跨國併購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與對策〉,《全國貿易經濟類核心期刊》,2005年12月(上),總第451期,頁308-309。 衛興華,洪銀興(2011年),〈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經濟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6期,頁5-13。 鄭國富(2010年),〈中越貿易對越南國內經濟增長貢獻效應的實證分析〉,《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3期,頁63-66。 蕭全政(2001),〈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台灣的角色〉,《政治科學論叢》,2001年第14期,頁209、214。 謝明霞、郭建忠、陳科、王智超(2010年),〈綜合國力主成分分析與模糊綜合組合評價模型〉,《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第26卷第6期,頁106-108。 鍾佳安(民91年),〈從一九七三年至二○○○年美國石油危機與對策看經濟安全概念〉,《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6期,頁1-24。 譚翊飛(2010年),〈小國越南,小虎越南〉,《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144 Publishing House》,2010.07,頁11-13。 二、外文部分 (一)書籍 Omar, Ishak Hj.(2001),The impact of ASEAN Free Trade Area (AFTA) and ASEAN Investment Area (AIA) on the palm oil industry,Taipei, Taiwan:Academia Sinica, Program for Southeast Asian Area Studies. Sen, Rahul(2004),Free trade agreements in Southeast Asia,Singapore:Insi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二)新聞 Anonymous (2011),“TPP A DRIVING FORCE FOR VIETNAM''S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ERT,”Asia Pulse(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762453938?accountid=12716 Anonymous(2001),“Japan to Hold Talks with Vietnam on TPP Wednesday,”Jiji Press English News Service(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52980722?accountid=12716 Anonymous(2011),“ASEAN energy bosses meet to boost regional cooperation,”BBC Monitoring Asia Pacific(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73482534?accountid=12716 Anonymous(2011) ,“Vietnam supports ASEAN-China plan to expand Tonkin 145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BBC Monitoring Asia Pacific(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84369998?accountid=12716 Asia Intelligence Wire from FT Information(1998),“Vietnam: ASE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Vietnam Economic News(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231460816?accountid=12716 Asia Intelligence Wire from FT Information(1998),“Vietnam: ASEAN Summit Wraps Up,”Vietnam Economic News (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231518910?accountid=12716 Asia Intelligence Wire from FT Information(1998),“Vietnam: VN-ASEAN Trade Relations,”Vietnam Economic News (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89198360?accountid=12716 Asia Pulse Pty Ltd(2011),“INDONESIA, VIETNAM AGREE TO ENHANCE ASEAN FOOD SECURITY,”Asia Pulse(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65795301?accountid=12716 Asia Pulse Pty Ltd(2011),“TPP AGREEMENT NEGOTIATIONS YIELDING RESULTS: VIETNAM OFFICIAL,”Asia Pulse(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74620062?accountid=12716 BBC Worldwide Limited(2011),“Vietnam pledges to contribute towards building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BBC Monitoring Asia 146 Pacific(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83253132?accountid=12716 BBC Worldwide Limited(2011),“Vietnam PM hails achievements of ASEAN on its 44th anniversary,”BBC Monitoring Asia Pacific(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81435072?accountid=12716 New Straits Times Press, Ltd.(1995),“Vietnam announces tariff cuts for Asean partners,”Business Times(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266748138?accountid=12716 Thai News Service Group(2011),“ASEAN and Vietnamese flags hoisted,”Asia News Monitor(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73482534?accountid=12716 Thai News Service Group(2011),“ASEAN flag raised in Vietnamese embassy,”Asia News Monitor(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89142956?accountid=12716 Thai News Service Group(2011),“ASEAN: ASEAN+3 meetings have borne great fruit, says FM Khiem,”Asia News Monitor(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88031276?accountid=12716 Thai News Service Group(2011),“Cambodia/ASEAN/China/Vietnam: Cambodia 147 to send 20 young entrepreneurs for ASEAN-China forum in Hanoi,”Asia News Monitor(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97102276?accountid=12716 Thai News Service Group(2011),“Vietnam hoists ASEAN flag to mark bloc founding,”Asia News Monitor(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89036370?accountid=12716 Thai News Service Group(2011),“Vietnam-ASEAN Friendship Association begins congress,”Asia News Monitor(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89198360?accountid=12716 Wright, Tom; Weisman, Jonathan; Fritsch, Peter(2009),“Obama in Asia: Pacific-Trade Plan Shows Constraints on U.S. --- Domestic Politics Leave Limited Room for Maneuver; Vietnam Could ''Present a Challenge'' to a Deal With the Tiny TPP Bloc,”wall Street Journal(2011/10/16),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399066199?accountid=12716 (三)期刊 Ernest Bower(2011),“Governance in ASEAN:The Next Generation,”CSIS,Vol.2, no.13,pp.1-11. Georg Koopmann and Lars Vogel(2008),“Regionalisation of Trade and Regionalism in Trade Policy – Patterns, Strategies and Impact,” ECONOMIC 148 TRENDS,September/October (2008),pp.302-310. 三、網路資源 BBC。http://www.bbc.com/ BBC中文網。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interactive/2011/06/110623_debate_asia_power.shtml CIA, The World Factbook。https://www.cia.gov/index.html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http://www.eiu.com/publi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http://www.imf.org/external/ MBAlib智庫百科。http://www.mbalib.com/ SMART智富。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41068 UNITED NATIONS。http://www.un.org/en/ Vietnam 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http://www.mofa.gov.vn/en/#za6D1QVNEEtg VIETNAMICA-Insights on Indochina’s Economics。http://www.vietnamica.net/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http://vn.mofcom.gov.cn/index.shtml 中華經濟研究院。http://www.cier.edu.tw/mp.asp?mp=1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駐胡志明市辦事處「越南經貿簡介」。http://hochiminh.taiwantrade.com.tw/news/detail.jsp?id=5473&lang=zh_TW 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http://fta.mofcom.gov.cn/index.shtml 世界銀行。http://www.worldbank.org/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149 http://www.fscey.gov.tw/Layout/main_ch/index.aspx?frame=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http://www.cepd.gov.tw/ 東南亞國協官網(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http://www.aseansec.org/about_ASEAN.html 南博網:中國-東盟貿易門戶。http://www.caexpo.com/ 美國TPP官網。www.ustr.gov/tpp 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Taiwan ASEAN Studies Center。http://www.aseancenter.org.tw/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http://www.imf.org/external/chinese/index.htm 國際貿易局經貿資訊網。http://cweb.trade.gov.tw/mp.asp?mp=1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http://cn.wsj.com/big5/index.asp 越南台灣商會聯合總會。http://ctcvn.org/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http://cn.news.gov.vn/ 越南統計局。http://www.gso.gov.vn/default_en.aspx?tabid=491 新華網。http://www.news.cn/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亞太地區國家檔案。http://ekm92.trade.gov.tw/BOFT/web/report_detail.jsp?data_base_id=DB009&category_id=CAT867&report_id=5354 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http://icgr.caas.net.cn/Ipgri/foodCrop/mushu.htm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http://www.fao.org/index_zh.htm | 摘要: | 自冷戰結束後,經濟發展模式開始轉向區域化發展。越南自1986年在經濟上逐漸由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越南雖然積極的參與各種雙邊、多邊協議的簽定,但以地緣位置上來看,仍以亞洲區國家為主的自由貿易協定為主要的合作對象。 參與自由貿易協定對越南的經濟發展確有正面影響,但越南需從中找出各協定對目前的經濟發展取向上的助益為何。瞭解越南在進出口產業的變化,找出其目前的產業優勢所在。 透過關稅條件、進出口變化、產業結構、投資條件的探討,越南在三大協定中可將AFTA當成本國農業發展的利基,深入在農業技術方面的整體規劃、及發展。在東協+3中,藉由這條完整的產業鍊加強本身的競爭力。而TPP則有望可為越南吸引更多直接投資的資金。而整體而言,現階段對越南的經濟發展帶來最大利益的為東協+3。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model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egan to shift to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ince 1986, Vietnam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ed gradually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Although Vietnam is actively involved in various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agreements, the Free Trade Agreement is still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Asian Pacific countries as the main partners. Participating in Fee Trade Agreements indeed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Vietnam''s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Vietnam needs to find out the benefit of various agreements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By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in import and export industry, Vietnam can identify its current industrial advantage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ariff, the changes of import and export,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investment conditions, Vietnam can take AFTA as the base of their ow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go deep into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By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Vietnam can also strengthen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ASEAN+3. TPP is expected to attract more direct investment funds to Vietnam. On the whole, ASEAN+3 brings the greatest benefit for Vietnam's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current stage.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17528 | 其他識別: | U0005-2406201213452800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國際政治研究所 |
Show full item record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