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20723
標題: | 台灣產樟科植物葉表皮顯微形態之研究 Micromorphological studies of the leaf cuticle in Taiwan lauraceae |
作者: | 歐辰雄 OU, CHEN-XIONG |
關鍵字: | CAMPHOR-TREE;樟;LEAF;SKIN;PLANT;CELL;葉;表皮;植物;角質膜;細胞 | 出版社: | 植物學研究所 | 摘要: | 台灣樟科植物之種類繁多,是本省闊葉樹林中最具經濟價值的一科,傳統分類方法迄 未有一致的結論,本研究之目的冀期在葉角質膜內外二側上探尋更多的特徵供分類之 依據。最早研究樟科表皮特徵者為Bandulska(1926),最近有Kub itzki與Renner二氏(1982)研究中南美洲之樟科植物之表皮及Fa ggetter氏(1985)用SEM研究樟部表皮內外兩側之特性,而國內則迄 未有研究者。本研究乃利用LC與SEM研究台灣產樟科植物各分類群葉橫切面上下 表皮之構造、特性及解離角質膜內兩側上的各種顯微特徵,包括表皮臘形狀、毛茸形 狀、氣孔器之特徵、垂周壁間凸緣(Flange)之各種特徵以及平周面之各種飾 物特性等,以供本省樟科植物分類、鑑別之參考。 本研究結果顯示表皮臘受環境影響而變化大,但部份陽性樹種其表皮臘卻甚薄而少, 似又與遺傳因子有關。上表皮細胞之凸凹形狀與程度,可能具有種階級的分類意義, 如香楠、雅楠、賽楠的呈長條狀凸紋(striate),及佐佐木氏木薑子、屏東 木薑子的呈圓頂狀凸紋(dome),上表皮內側凸緣之形狀,自直線形、弧形、波 狀彎曲、U型彎曲、Ω型彎曲等均有,而以U型彎曲及直線形最多,就分類上之意義 ,可能具有屬或屬以下分煩階級的意義,例如樟屬內即可依其凸緣的形狀分為二群, 而此二群在分類階級上可能與節(section)相當,此外氣孔器之構造、下表 皮之細胞形狀構造等也具有種以上階級的分類意義,例如木薑子屬中下表皮細胞亦可 分成二大類,也可能具有屬或節的分類階級上的意義;至若一般量的性狀,如細胞的 大小,氣孔頻度等,變化極大,在分類上較不具鑑訂價值。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20723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生命科學系所 |
Show full item record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