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27886
標題: 台灣稻田轉營淡水養漁業可行性之經濟分析--嘉南地區之個案
作者: 呂水雄
Lv, Shui-Xiong
關鍵字: TAIWAN;台灣;AGRICULTURE;ECONOMICS;稻田;轉營;稻田轉營;養殖;漁業;嘉南地區;農業;經濟
出版社: 農業經濟研究所
摘要: 
一、研究目的
由於台灣稻米生產過剩,庫存量至民國七十一年十月底為止,已超出一三六萬公噸,
造成國庫負擔,浪費寶貴生產資源,更無法提高農民所得。為了減少國庫負擔,有效
利用資源並達到提高農民所得之目的,釜底抽薪之做法,乃是將稻田轉作高價產品之
生產。環顧目前國內農產品價格較穩定者,以漁、牧產品較為明顯,故本研究目的乃
在:
(一)探討水稻、蔬菜、雜糧、果樹、特用作物、淡水養殖各類經營之經營效益,以
瞭解各種經營之收益情況。
(二)比較水稻、雜糧、蔬菜、果樹、特用作物、淡水養殖之獲益能力大小。
(三)透過淡水養殖漁業之投資決策,以瞭解稻田轉營淡水養殖漁業之經濟可行性。
(四)由上述結果引申其政涵義。
二、資料來源:
以直接調查資料配合次級資料為依據。直接調查資料乃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與國立
台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屏東農專、國立嘉義農專四所大專學校聯合舉辦之〞
民國七十年台灣農業經濟調查〞所獲資料,包括雲林、嘉義、台南三縣十六個鄉鎮四
七三戶農家之資料,次級資料得自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台灣
省政府漁業局、糧食局、台南縣政府、嘉義縣政府、雲林縣政府、及有他機構出版之
有關文獻。
三、研究方法
本文採用:
(一)農場管理學中之一般農場收支衡量法,比較不同經營型態農場之收益差異情況
,並以利潤率及產出投入比率闡明獲益能力大小。
(二)藉投資邊際效率觀念,將預期投資收益折成現值,以顯示投資之可行性。
四、研究結果
水稻、雜糧、蔬菜、果樹、特用作物、淡水養殖各類經營中,以淡水養殖每公頃農場
淨收入121,905元,產出投入比率1.41,利潤率29.14%為最高。一
公頃全養魚時之五年期限之內部報酬率為44-27.33%,較現行三年期以上定
期存款利率9.5%高出34.5-17.83%,在農場經營以獲取最大利潤的前
提下,具有強烈吸引農民從事稻田轉營淡水養殖經營之誘因,若此則可達到減輕國庫
負擔,有效利用資源及提高農民所得的目的。
URI: http://hdl.handle.net/11455/27886
Appears in Collections:應用經濟學系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