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28439
標題: | 影響台灣兼業農場主場外勞動供給因素之研究 Factors affecting the off-Farm Labor supply of part-time farmer in Taiwan |
作者: | 邱泰穎 GIU, TAI-YING |
關鍵字: | 台灣;TAIWAN;兼業理論;勞動供應;鄒檢定;虛擬變數 | 出版社: | 農業經濟研究所 | 摘要: |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場主兼業理論,尋求影響農場主場外兼業的因素與針對全體兼 業場主二分化及水稻、雜糧、蔬菜、果樹等四種主要作物兼業場主作場外勞動供給因 素之比較分析。研究方法係參考有關文獻、分析影響場主場外勞動供給因素併加以選 擇。探討有關農坦主兼業理論,據此設立農場主場外勞動供給函數。透過鄒檢定、虛 擬變數混合式檢定比較影響場主場外勞動的各因素。資料來源係引用羅明哲教授接受 行政院農委會委託研究之「台灣兼業農家及其未來發展之研究」,次級資料農業普查 資料,農業年報、各縣市統計要覽等。 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一歷年來專兼業戶數互有變動,專業農戶數從民國55年起一直呈遞減趨勢,而第Ⅰ 型兼業農戶數則呈遞增,至民國69年後轉呈遞減,但絕對數仍大於專業農戶數。第 Ⅱ型兼業農則一直呈遞增現象,至民國74年遞增趨勢才見緩和。 二城鄉區域的不平衡發展對於農場主及農家成員的場外兼業業機會影響不大,但會影 響場主場外工作日數。這是因為台灣幅員狹小,交通運輸發達,縮短城鄉之間的距離 所致。兼業場主兼業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農場規模小,場內收入不足所致。 三以兼業人口佔就業人口比例作為農家兼業化深度的判定標準。全體兼業程度相當深 ,因為兼業人口大多佔就業人口一半以上,而此兼業比例會隨耕地規模的擴大而減少 。 四將全體兼業場主二分化後,小農場主因受到場主年齡、兼業成員總收入、場內外收 入比例之影響而比大農場主多提供場外工作日數。城市型場主因受農機具年終價值、 複種指數影響,而比鄉村型場主多提供場外工作日數。 五四種主要作物的因素比較,依作物別分成,稻米、雜糧、蔬菜、果樹等。稻米場主 因受到農機具年終價值、場內外收比例影響而比雜糧場主多提供場外工作日數。與蔬 菜場主比較時,因受到場內外收入比例、非就業人口比例、複種指數因素影響,而比 蔬菜場主多提供場外工作日數。與果樹場主比較時,因受到教育程度、農機具件終價 值、複種指數影響而比果樹場主多提供場外工作日數。而其他三種作物彼此間作因素 比較時,並沒有產生因素差異性,顯示三種作物的影響因素一致。 六稻米作物場主與其他作物影響因素比較時,之所以產生因素的差異性由於稻米作物 本質上無論在生產、經營與管理上對勞動的需求與其他作物截然不同,因此比較時會 產生影響因素的差異性。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28439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應用經濟學系 |
Show full item record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