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29148
標題: | 鐵對番木瓜幼株生理及無機養分濃度之影響 Effects of iron on the physiology and mineral nutrition status of papaya (carica papaya L.) seedlings |
作者: | 林秀澄 LIN, XIU-CHENG |
關鍵字: | 鐵;番木瓜幼株;生理;無機養分;濃度 | 出版社: | 園藝學研究所 | 摘要: | 番木瓜為本省重要的經濟果樹,近年來由於本省西部的番木瓜受毒素病的侵襲,栽 植區有東移的趨勢,然而本省東部多石灰質土壤,易引起植株缺鐵黃化的症狀並影 響植株生育。為明瞭鐵對番木瓜生理及無機養分濃度的影響,本試驗調查番木瓜植 株經不同濃度鐵處理(0 ,1 ,10(對照組),100μM )後,植株之生育、酵素 活性有機化合物及無機養分濃分濃度變化的情形。試驗結果顯示,缺鐵處理(0μM ,1μM)之番木瓜植株於處理後第12天外觀上開始出現典型的缺鐵症狀-新葉黃化 ,根部則明顯增加了許多短小的側根;第21天時,0 μM 處理組並且出現葉片壞疽 萎縮、葉肉組織透明化、生長點壞死的情形;處理第28天後,缺鐵處理組均發生黃 化葉片回綠的現象,根部則變粗、多側根、根尖還有局部褐化。缺鐵處理組之生長 高度、葉面積、根部及地上部之鮮物重及乾物重的增加趨勢均逐漸減緩。試驗期間 內,高濃度鐵處理(100μM)的植株葉色似乎較對照組的濃綠,根部褐化,並停止 伸長。 缺鐵處理以第21天為缺乏症狀最明顯的時期,生理生化上的差異也最顯著;過氧化 酵素、過氧化氫酵素活性下降,但多酚氧化酵素則在第21天後稍微增加,同時可溶 性蛋白質濃度降低,游離胺基酸、酚類化合物累積,黃化植株約自第28天開始回綠 ,似乎證明番木瓜台農雜交二號品種為鐵高效作物。在無機養分方面,缺鐵(0μM ,1μM) 植株的鐵濃度下降,磷、鈣、鎂、錳、鋅、銅則均有所增加。在鐵過量 狀況下植株鐵濃度上,錳、鋅、銅水平下降。顯示在鐵高效反應發生之前,植株體 內已發生養分濃度的不平衡,且反應與失衡之間有相當的時間距離。 #9203472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29148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園藝學系 |
Show full item record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