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29205
標題: ′金煌′芒果果實生育、採收後處理與果肉劣變之關係
Development Changes and Postharvest Treatments in Relation to Fruit Disorder of 'Chiin Hwang' Mango (Mangifera in dica L.)
作者: 李雪如
Li, Xue-Ru
關鍵字: HORTICULTURE;園藝;AGRICULTURE;農業;果肉部位;果實比重;碳水化合物;澱粉霉;無機元素;果肉劣變
出版社: 園藝研究所
摘要: 
本試驗調查嘉義竹崎地區之′金煌′芒果果實的生長發育模式及碳水化合物、無機養
分濃度之變化。結果顯示,果實生長發育期間,果實長度、重量及體積變化均呈單S
型生長曲線,果實比重在果實成熟期(花後82日至花後152 日),隨著果實成熟度逐
漸增加,花後124 日超過1 ,同時發現果頂端內層果肉有黑色斑點。果肉硬度從花後
109 日開下降,而中段及果頂之內層果肉有較為明顯的軟化現象。澱粉含量由9.21%
累積至45% ,花後68日至花後96日為快速增加的時期,而內層果肉增加速率高於外層
果肉。全可溶性糖於果實發育68日至96日呈下降趨勢,在生理成熟期則緩慢增加。澱
粉霉活性則隨著果實生長發育逐漸增加至花後109 日,中段及果頂端的內層果肉顯著
地低於其他部位。果實發育131 日,此二處果肉之呼吸率亦較高。
果肉內所測得的各種巨量元素及微量元素濃度,皆在果實快速生長發育階段呈下降趨
勢,尤其鈣、鐵、錳更加明顯。至花後152 日下降率達80% 以上。在花後68日將果肉
區分調查,6 個部位之氮、磷、鉀、鈣、銅、鋅、硼呈現明顯的濃度梯度,其中氮、
磷、鉀、銅、鋅濃度由果梗往果頂及由外層果肉(近果皮)往內層果肉(近硬核)遞
增,以果頂之內層果肉濃度最高,硼濃度在花後131 日後表現相同的結果;而鈣濃度
則由果梗往果頂及由外層果肉往內層果肉遞減,以果頂之內層果肉濃度最低。′金煌
′芒果果肉劣變症狀為內部果肉有水浸狀、透明、似果凍的軟化組織,在中段以下靠
近硬核果肉褐變、木栓化,並且有果肉呈乳白色硬塊似未後熟的果肉。
根據本試驗資料實′金煌′芒果在花後109 日後開始有後現象,且不宜在花後124 日
後採收。
URI: http://hdl.handle.net/11455/29205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園藝學系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