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30892
標題: | 蘿蔔黃葉病菌之生理生態及防治試驗 | 作者: | 羅朝村 Luo, Zhao-Cun |
關鍵字: | TAIWAN;蘿蔔;PLANT-PATHOLOGY;BOTANY;ENTOMOLOGY;黃葉病;生理生態;防治試驗;台灣;病原性;植物病理;植物學;昆蟲學 | 出版社: | 植物病理學研究所 | 摘要: | 近年來蘿蔔普遍發生黃葉病,尤其在集約栽培的新社,埔里、竹北等區域更為猖獗, 據調查其被害率已達13∼84.9%不等,由於本病為台灣之新病害,故本文擬就 蘿蔔黃葉病菌之生理、生態防治試驗加以探討,另外比較本菌與芥菜,芥藍黃葉病菌 之特性,冀有助於今後蘿蔔之栽培。 (一)蘿蔔黃葉病菌的生理試驗 研究結果發現本菌最適生理條件為溫度24∼28℃,PH值為5.1∼5.6,Star b及Xylose 為最佳碳源。Asparaqiue為最佳氮源。碳氮比則以50∼70為最佳,在 酵素測定中,本菌可分泌尿素蛋白質、脂肪、澱粉果膠等分解酵素。 (二)蘿蔔黃葉病菌的生態研究 目前台灣所栽培的品種皆為罹病品種,當本菌接種密度愈高,致病性愈強,在嚴重發 病田中,本菌水平分佈普遍均勻,深度可達30公分,在連作田中一年中之存活曲線 輪作田趨於規則性,影響本菌在土中消長因子是水分、溫度、土壤質地,PH值,氮素 肥料、間種作物、雜草、添加物,以及造成病害程度,均有詳細之研究。 (三)蘿蔔黃葉病的防治試驗 在防治試驗中,利用5H 混合物,塑膠布覆蓋藥劑(Basamid ),尿素、微生物(Ba cillussp)等以及交互處理中,發現均可有效的降低病害程度。 (四)蘿蔔、芥菜、芥藍、黃葉黃葉病菌特性比較。 在各種生理試驗中,發現此三菌株之間差異不大,但在Poeyaurglamid gel 電泳蛋白 質分析中,則有明顯的差異帶。在十字花科作物接種試驗中,發現其對本身寄主皆有 較高的病原性,且寄主範圍廣,致於病原性則以芥菜菌株為最。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30892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植物病理學系 |
Show full item record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