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33395
標題: | 台灣上游河道推移質輸砂量估算之研究 | 作者: | Chen, Zhang-Ming 陳長銘 |
關鍵字: | TAIWAN;台灣;AGRICULTURE;SOIL-WATER-CONSERVATION;WATER-SOIL-CONSERVATION;河流;上游;河道;推移;泥沙;農業;水土保持 | 出版社: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摘要: | 本文係用本省蘭陽溪上游(包括田古爾溪,松羅溪及圓山溪)、台東地區上游河道( 包括利嘉溪及文里溪),以及大甲溪(包括七家灣家、雪山溪七家灣西、北二支流) 等用以上九條河道150區段之野外資料,以六種國外輸砂模式包括蘭氏、巴氏、梅 彼.慕、愛因斯坦、聲田.高橋.水山、佐藤.吉川, 田等;二種國內輸砂模式係 何武台灣大學由渠槽試驗所建立之模氏(簡稱A1、A2模式),分別什二種代表粒 徑及個別粒徑進行各模式在台灣上游之適應性,而且應用電腦程式集之MINITBAII 及 BMDP進行分類及統計分析影響各區段輸砂量及沖淤之八個無維度變數。由分析及計算 結果獲得下列結果: (1)若使用全部資料以BMPP做最佳迴歸組合搜尋則以Qmax/Q,S,F及Cu為最佳組 合;若僅選用淤積區段分析,則以Qmax/Q,D50/1000d, F及Cu為最佳組合;若僅選取 沖刷區段,則經自然對數轉換後,則Br,D50/1000d,F及Cu為最佳組 合0以上三組合之迴歸式如下: 圖表省略 (2)各模式之適應性分析,如果不分河道,則以佐藤.吉川. 田中之代表粒徑D 40平均相對誤差最佳;A1模式代表粒徑D50正確點數最高,若區分河道,在大 甲溪上游,七家灣溪及其西支流以A1模式平均粒徑最佳;雪山溪及七家灣溪北支流 各模式適應性均不佳,在台東地區及蘭陽地區上游河道以佐藤.吉川. 田模式較佳 。 (3)巴氏模式及聲田.高橋.水山模式其估算值均偏高,必須修正才應用在台灣上 游河道。 #1021916p #1021916p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33395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水土保持學系 |
Show full item record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