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36829
標題: | 不整地栽培玉米生育及產量的影響 Effect of no-tillage o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yield of maize |
作者: | 許哲夫 XU, ZHE-FU |
關鍵字: | PLANT;栽培;SWEET-CORN;BEAR;PRODUCE;AGRICULTURE;AGRICULTURE;玉米;生育;產量;農業;園藝 | 出版社: | 農藝研究所 | 摘要: | 本論驗在秋作以玉米台農351號及台南16號為材料,春作則以台農351號為材 料,不整地與整地栽培為處理,探討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其生育及產量差異的生理基 礎。在全生育期,調查植株各部位的乾重,並計算供源與積儲強度。春作並測定植株 體內氮、磷、鉀、鈣、鎂的含量,子粒內加測全糖、澱粉及玉米醇溶蛋白,以明瞭在 不同栽培方式下,對養分吸收及轉運的影響。 試驗結果在不同期作下,秋作的經濟效益、產量、產量成份、生物產量、數穫指數、 供源與積儲的強度均高於春作。在相同的期作下皆以整地栽培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產 量、生物產量、供源與積儲的強度。 品種間,其經濟效益、產量、產量成份、生物產量、收檴指數、供源與積儲的強度均 無差異。相同的品種仍以整地栽培較不整地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產量、生物產量、供 源與積儲的強度。 由於整地較不整地栽培有較高的根重,所以整地栽培對氮、磷、鉀、鈣、鎂的吸收較 強,在作物穗部的累積量也較多。不整地栽培由於從根部吸收的量較少,所以須從營 養器官轉運較多的養分到穗部,但對整個穗部營養元素的累積,仍以整地栽培較高。 本試驗結果顯示,由於整地栽培有較高的吸收能力,使得作物供源與積儲強度較高, 造成生物產量、收穫指數與子粒產量較高,經濟效益也較佳。期作間,則以秋作較春 作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及產量,品種間則無差異。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36829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農藝學系 |
Show full item record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