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37084
標題: 不同預措處理對水稻花葯培養之影響及秋水仙鹼倍加染色體之探討
Effects of liquid pretreatment of anthers and colchicine treatment on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through anther cultur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作者: 李素玲
LEE, SHUE-LING
關鍵字: 癒合組織;培養基;染色體
出版社: 農藝研究所
摘要: 
本試驗之目的在探討水稻花葯利用低溫預措,配合短暫之NK液體培養基前處理花藥,
開啟小胞子由配子體轉移到胞子體發育階軗之機制後,直接將花葯轉移轉移癒合組統
到分化培養基所花費之人力及時間,並探討前處理及分代培養基成份,以提高花藥培
養效率,同時,利用花葯來源癒合組織及綠苗進行秋水仙鹼人工倍加染色體,探討秋
水仙鹼濃度、處理時間、綠苗大小及溫度、光照等環境因子對染色體倍力加效果之影
響,尋求一簡使可行的染笆體倍加方法,以提高花葯培養在育種上之實用性。試驗結
果如下:
(一)液體前處理對水稻花葯培養之影響
(1) 花葯培養前之低溫處理,可顯著提高經NK液體培養基前處理花葯之癒合組織形成
率。前處理培養基添加2.4-D 對癒合組織之誘導能力雖較NAA 強,但所誘得之癒合組
織分化能力不佳。含N-6 無機鹽類之RH6及RN3分化培養基,癒合組織形成率雖顯著高
於含MS鹽類之R2培養,但二種培養基所形成之癒合組織分化能力均不佳。
(2) 經NK固體培養基前處理之花葯,癒合組織形成率雖顯著高於液體培養基,但所誘
導之癒合組織分化能力同樣不佳。
(3) 提高前處厘培養基之蔗糖濃度為9∼15%,降低培養基之水分潛勢,無涑提高癒合
組織及綠苗形成率。增添0.24M mannital於NK培養基以取代15% 蔗糖濃度下相同分子
數之蔗糖,雖可提高癒合組織形成率,卻不利於綠苗之分化。
(4) 改變前處理培養基之蔗糖為麥芽糖可顯著提高癒合組織形成率,但綠苗之分化沒
有改善。
(5)花葯在含不同NAA 及kinetin濃度組合之hk培養基前處理2 天,則癒合組織及綠苗
形成率皆以僅含2 mg/1 kinctin之處理最高,增添1 ∼16mg/1 NAA對癒合組織的誘導
及線苗之分化無益。而未經NK液體培養基前處理之花葯,或前處厘理培養基不添加植
物生長調節劑,所誘導之癒合組織其綠苗分化率均較含有NAA 及kinetin 之處理差。
分化培養基添加4 mg/1 NAA及2 mg/1 kinetin,具有較佳之癒合組織及線苗形成率,
而0.5mg/1 NAA 配合2 及4 ng/1 kinetin之癒合組織形成率最低,且0.5 mg/1 NAA配
合4 mg/1 kinetin之綠苗形成率最差。
(6) 花葯在含5 mg/1 ABA之NK培養基前處理1.2 及4 天,癒合組織形成率顯著高於1
mg/1 ABA,但前處理時間延長為8 及16天,則兩者之效果無明顯差異。若分化培養基
添加O.L, 0.5及1 mg/1 ABA可促進癒合組織之誘導並能延緩癒合組織之褐化,但過高
濃度ABA (1 mg/1)反而會抑制綠苗之分化。
(7) 分化培養基添加50∼100 mg/1 tryptophane或250∼500 mg/1 proline 雖有利於
癒合組織庂誘導但對綠苗之分化卻無明顯之效果,而添加500∼1,000 mg/1 PVP 則癒
合組織及綠苗之化可得到改善。
(二)花葯來源之癒合組織及綠苗之秋水仙鹼倍加染色體
(1)
不同大小之綠苗經水仙鹼處理後,存活植株之稔實率並無明顯差異,而0.05% 之秋水
仙鹼處理湛度下,0.5cm 以下之幼小綠苗存活率會顯著降低;若秋水仙鹼處理濃度提
高為0.1∼0.04%,或延長處理時間為12小時,均會導致綠苗存活率顯著降低,而影響
染色體之倍加效果。
(2) 癒合組織以0.0125% 秋水仙鹼處理6 小時之染色體倍加效率最高,在25℃下行黑
暗處理之染色體倍加效率較光照處理高。若光照下以15℃之低溫行秋水仙鹼處理,可
減緩較高濃度0.05% 秋水仙鹼對癒合組織所造成之傷害,以延緩癒合組織之褐化並維
持其分化能力。
URI: http://hdl.handle.net/11455/37084
Appears in Collections:農藝學系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