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49179
標題: | Development of Multi-Ingredients and Multifunctional Health Food Formulas Using Nano- and Micron- Technologies-Genotoxicity and Feeding Safety Evaluation 利用奈微米化技術開發多功能組合性保健食品之研究-基因毒理及食用安全性評估(I) |
作者: | 廖俊旺 | 關鍵字: | 微化技術;食品科技;組合性;多功能;保健食品;奈米化;微米化;基因毒理;食用安全性;應用研究 | 摘要: | 近年國外在發展保健食品上,相當注重協力作用(synergy)之觀念,嘗試結合多種食材開發「組合性」的配方產品(complex formulas),將多種已知明確活性成分資料的食材相互配合使用,結合多種保健食材和成份的生理活性和優點,達到「多功能」的目的。另一方面,奈微米化處理是食品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另一重要技術,有助於將保健食品開發為微乳液、微粉體或兩者混合物的新形態,亦可能改變或改善保健食品的粒徑、理化性質、生理活性、釋放機能成分效率等性質,不過食品經微化處理後的安全性仍有待深入研究。本群體計畫即以上述兩項趨勢為主軸,著重於「組合性」、「多功能」、「奈微米化技術」與「安全性」等方面之開發,同時產品導向與科學研究並重,利用各種不同的天然蔬菜水果及草藥為材料,發展多種「組合性保健食品」及「奈微米化技術處理之組合保健食品」配方,同時注重其食用安全性,並希望具有預防老化衍生之退化性疾病、預防代謝症候群相關疾病、調節免疫功能等多種生理功能活性。本群體計畫之順利完成,將為我國保健食品產業開創一可與國際同步接軌的新方向,亦有助於進一步瞭解奈米保健食品的性質、生理機能與安全性。此子計畫(六)「基因毒理和食用安全性評估」擬配合整合型計畫之規劃與進程,研究「組合性保健食品」及「奈微米化技術處理之組合保健食品」原型產品的基因毒理和食用安全性評估。有關本子計畫的進程(3 期合共36 個月):第一期(第1.6 個月)進行樣品製備、配方設計、以及指標成分(如:多醣類和膳食纖維)之分析與定量,同時也為第二期的奈微米化研究和基因毒理試驗進行準備。第二期(第7.24 個月)研究利用微化處理技術製備不同的微化樣品,並嘗試利用奈微米化技術來改善各配方樣品的理化性質及生理活性,然後分別探討各個配方樣品(未經微化處理及經過微化處理)在微生物基因突變分析及細胞基因毒性測試及對動物口服急毒性,以及聯合進行配方之修正改良和原型產品(經微化或未經微化處理)製備。第三期(第25.36 個月)針對原型產品進行指標成分的定量和安定性測定,以及評估各原型產品的具保健食品功能性之原型產品的口服急毒性及28 天長期食用安全性評估,以確保其食用之安全性。最後,積極進行技術移轉與產學合作之洽談工作。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49179 | 其他識別: | NSC95-2321-B005-006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獸醫病理生物學所 |
Show full item record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