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50580
標題: | 北美原住民文學與文化研究:匯勘歷史、再現與詩學-靈幻+寫實:當代北美原住民文學生產與文化詩學(I) Magic + Realism: A Perspective on Contemporary Native North American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Cultural Poetics (I) |
作者: | 阮秀莉 | 關鍵字: | 基礎研究;語文;北美原住民文學與文化、靈幻寫實薩滿寫實、神話詩學靈性詩學、文化詩學、跨界連結 | 摘要: | 本計畫提出靈幻寫實詩學探討北美原住民文學生產和文化詩學﹐結合原住民靈性文化傳統的神話詩學(mythopoetics)以及原住民的現實情境和歷史時空﹐串連靈幻和寫實兩大範疇﹐兩者的交會和協商﹐是當代北美原住民文學的精華。探討的作品以北美原住民現代英文作品為主﹐取自經典和成名作家﹐自開啟美國原住民文藝復興的Scott Momaday以降﹐以至Sherman Alexie﹐包括Leslie Marmon Silko, Gerald Vizenor, Louise Erdrich,Linda Hogan, Thomas King﹐著眼其代表性﹐和對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世界的影響力﹐以當代北美原住民文學做為連結現實世界和心靈世界的典範。本計畫將當代北美原住民文學做為初發的(emergent)的文學看待﹐從文化脫胎進入現代文學建制﹐人類學﹑民族學和民俗學的文化素材進入個人想像﹐變成個別作家既具個性又兼群體性的創作﹐是本計畫所謂的文化詩學。初發文學強調原住民是文化上充滿神話詩意的族群﹐其全方位的(holistic)的宇宙觀﹐滋養豐富的跨界想像。原住民的靈幻詩學雙向溝通文學與文化﹐考察原住民文學的文本建構和文化脈絡之間的化學變化﹐並凸顯原住民文學的跨界想像和不同世界之間的互相連結(interconnectedness)。本計畫考察原住民靈性傳統和現代文學創作的結合﹐側重其詩學轉化﹐其民族詩學的部份再分三個重點進行﹕第一年為神話詩學與薩滿傳統(mythopoetics of shamanism)﹐探討原住民現代文學的靈幻基礎及其詩學轉化﹐著重原住民和週遭世界﹑宇宙萬物與存有的靈性溝通﹑交涉﹐做為整個原住民文化詩學的探討基礎。第二年為口傳傳統與神話詩學(mythopoetics in the oral tradition)﹐涵蓋故事﹑神話和歌詠的文學轉化研究。第三年﹐搗蛋角色﹕匯通聖與俗(trickster: mediation of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搗蛋鬼故事是口傳故事的大宗﹐以既聖且俗的搗蛋角色做為靈幻和寫實的特別連結﹐以郊狼為雛形﹐及其幻化的文學角色為探討對象。三年研究環環相扣﹐透過人類學的中介﹐闡發文學生產裏的文化番易﹐以及文化的文學再生。透過原住民文學研究﹐再探文學的深層與表層意義。本計畫並且探向心靈的動能﹐帶出文學的薩滿神入和跨界匯通的能力﹐以原住民的薩滿靈性詩學(mythopoetics ofshamanism)另闢蹊徑﹐期望發展具有人類學反思的跨界連結(interconnectedness)﹐來和現象學的互為主體(intersubjectivity)互相觀照。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50580 | 其他識別: | NSC94-2411-H005-017-BK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外國語文學系所 |
Show full item record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