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6051
標題: | 包慎伯文學理論研究-以《藝舟雙楫‧論文》為主要線索 temp |
作者: | 田啟文 Tien, Chi-Wen |
關鍵字: | 包世臣;包慎伯;安吳四種;藝舟雙楫;文學理論;古文 | 出版社: | 中國文學系 | 摘要: | 包世臣,字慎伯,號倦翁,安徽涇縣人。慎伯為清代中葉的文人,擅長文學、 書學,以及經濟之學。慎伯在文學方面,有著極為進步的理念,他反對貴古賤今 強調「古今人思力應不相遠」;反對桐城派,對當的古文主流提出批判;反對 韓愈以來「文以載道」的空號,以為背離孔、孟原旨;反對八股文,以為乃干祿 之依,未具真情實感。慎伯反權威、反傳統的進步思想,由此處可以明顯得知。 其思想之新,實可與稍後之龔自珍與魏源相互輝映。 除了進步的文學思想外,慎伯對若干文體也表達了精闢的看法。例如他提出 古文的六大筆法-奇偶、疾徐、墊曳、繁複、順逆、集散,可謂是研究古文的 極佳教材。這六類法中,大抵是慎伯的孤鳴獨發,價值自是不凡;即便有若干 筆法如奇偶、疾徐、逆順等,已為前人所提,但慎伯之說仍能後出轉精,表現出 他超絕的一面,這是慎伯文論中可貴的地方。再如慎伯之論「詞」體,以為好詞 當須兼顧清、脆、澀,此一主張顯然是論和浙西詞派之清,與常州詞派之澀,後 增減己意而成的,可見慎伯的詞論實能超越門派之藩籬,而自為新說,絕非拾人 牙惠者可比擬。 以上所述,在在顯示慎伯文學理論之卓越。是文之作,即在鉤沈致微,期能 發明慎伯之說,以為文學之愛好者尋一洞天。全文概分八大部份,依序是引論、 包慎伯的時代及其傳略、文學基本思想、文學體裁論、文學創作論、文學鑑賞論、 文學批評論、結論,其中文學創作論以及文學批評論,又別分上下,因此全文合 計為十章,約十五萬字。由於筆者才力的疏薄,此篇論文必有不足之處,尚祈諸 方博雅不吝賜教,是所至盼!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6051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其他文章 |
Show full item record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