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67567
標題: | 水稻應用生理與栽培研究 Studies on the Applied Physiology and Culture of Rice |
作者: | 林俊隆 陳宗禮 李成章 廖松淵 陳世雄 盧訓 鄭心嫻 邱運全 柯錦月 呂政義 |
關鍵字: | 應用研究;Paddy rice;農藝;水稻;施肥;作物產量;Fertilization;Crop yield | 摘要: | 供試水稻品種為台中189號及台中秈10號,土 壤為紅壤及砂頁岩沖積土.採裂區設計,主區為 土壤,副區為品種,次副區為水分管理,分別以0 、0.02及0.04MPa三級土壤水分張力處理,以0MPa為 對照,利用自製張力計監控.小區為磷肥處理,三 要素施用量為100-60-90kg/ha,其中磷肥分為兩種方 式施用,包括集中條施及撒施,撒施處理將磷肥 與土壤充分攪拌,集中條施於10cm深土壤中,探討 提高局部磷肥濃度對磷的有效性及利用效率之 影響,以及水分變化的作用.本試驗部分採盆栽 試驗,每盆土壤用量為16kg,單本植、三重複.磷 肥集中施用處理係先將氮、鉀肥與土壤混勻, 再將磷肥置於栽植盆中心點,距土面10cm.灌水使 土壤處浸水至飽和狀態,隔夜插秧,並將抽取土 壤溶液之裝置插入盆中.插秧後七天開始進行 三個等級土壤水分張力處理,每天記錄土壤水 分張力,直到水分張力提高到0.02及0.04MPa後,復 行灌水使張力回復至0MPa,24小時後抽取土壤溶 液.為使土壤溶液分布均勻,抽取前先打氣並抽 取10分鐘,連續兩次,而後如收集抽出之土壤溶 液,測定土壤還原電位.此後每七天收集土壤溶 液一次,方法如前,重複二次,反覆處理至水稻成 熟期為止.抽取的土壤溶液進行氨態氮、硝酸 態氮及磷含量分析,水稻收穫後分析各種土壤 元素含量,調查水稻產量及產量構成要素.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67567 | 其他識別: | 84科技-2.1-糧-25(2)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研究計畫報告 |
Show full item record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