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72704
標題: | 閨怨詩與豔詩的「主體」 | 作者: | 朱崇儀 | 關鍵字: | 中國閨怨詩;女性主體;伊希迦黑 | 出版社: | 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 | Project: | 文史學報, Volume 29, Page(s) 73-91. | 摘要: | 中國閨怨詩往往是由男詩人模擬女性的生因而寫成,一般論者往往以雙性人格來 解釋此特殊現象。筆者則認為雖然男性詩人刻意在詩中建構了一癡情女子的偽象, 但此形象不具主體性,僅可稱為一偽主體。建構此虛幻的女性主體的必要條件仍 為加深男女之間的時空距離,兩造永不可能同時出現。準此,此女性偽象實為男 詩人內心欲求的投影,充滿異質性,並且含納了傳統(男主女客,男尊女卑)的 觀點,故仍不被賦與主體性。由於文學意識一重要的意識型態國家機器(state ideological apparatus),詩論述往往強化現存的兩性不平等倫理關係,假想以 男女之愛情超越時空距離,卻無法體女性創造一個新身份(identity),新文學傳 統,而仍傾向以客體的姿態呈現女性。並且根據法國女性主義學者伊希迦黑 (Irigaray)的看法,由於傳統上性一直擔任再現的下層基礎(the substratum of representation),因此反而變成是不可再現的(not representable)。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455/72704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第29期 文學院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Existing users please Login |
---|---|---|---|---|
141597-4.pdf | 961.11 kB | Adobe PDF | This file is only available in the university internal network |
TAIR Related Article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