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
Collection's Items (Sorted by Submit Date in Descending order): 1 to 20 of 580
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Text |
---|---|---|---|
- | 從缺席到揭露:《阿媽的秘密》和《蘆葦之歌》 看台籍「慰安婦」的身分與歷史形構 | 林昀錚; Lin Yun Jheng | |
- | 日治時期無聲電影的探究──以《戀愛與義務》、《桃花泣血記》為例 | 黃靖雲; Ching-Yun Huang | |
- | 林子瑾生平及作品研究 | 鄭筑庭; Chu-Ting Cheng | |
- | 李喬《寒夜三部曲》中的族群關係 | 鍾又禎; You-Zhen Zhong | |
- | 底層的發現:以綠色小組、吳乙峰與沈可尚作為討論對象 | 沈克諭; Ke-Yu Shen | |
- | 地景與生活:台灣現代詩都市書寫之變遷 | 鄭琮墿; Tsung-Yi Jeng | |
- | 台灣原住民族變形故事研究 | 石美珊; Mei-Shan Shih | |
- | 創傷記憶─吳明益小說《睡眠的航線》與《複眼人》研究 | 簡毓恩; Yu-En Chien | |
- | 臺灣大眾文化中的妖怪再現與生產 | 廖翊如; Yi-Ju Liao | |
- | 臺灣飲食研究:以江文瑜《阿媽的料理》、焦桐《完全壯陽食譜》、李昂《鴛鴦春膳》為例 | 張媁濬; Wei-Jun Chang | |
- | 陳列《躊躇之歌》研究 | 邱世宏; Shih-Hung Chiu | |
- | 臺灣自然導向文學中的美學與倫理:以王家祥、劉克襄、吳明益為例 | 呂樾; Yue Lu | |
- | 站立與出走:數位時代下台灣現代詩的形式與傳播 | 黃靖雯; Ching-Wen Huang | |
- | 中央書局的歷史記憶與文化意涵 | 邱于芳; Yu-Fang Chiu | |
- | 當代台南地方書寫研究:以米果、魚夫、王美霞為例 | 許雅婷; Ya-Ting Shiu | |
- | 2000年後台灣搖滾樂團的音樂政治性──以農村武裝青年、閃靈與五月天為例 | 劉郁芳; Yu-Fang Liu | |
- | 從「家」出發──陳郁如《修煉》的成長課題 | 余婉真; Wan-Jhen Yu | |
- | 從影像紀錄談莫拉克災後重建 | 張滙文; Hui-Wen Chang | |
- | 宇野常寬《零年代的想像力》 翻譯計劃 | 李惠芬; Huei-Fen Li | |
- | 實境幻想:台灣執事文化的接收與發展 | 吳培寧; Pei-Ning Wu |
Collection's Items (Sorted by Submit Date in Descending order): 1 to 20 of 580
Discover
By people
- 262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 155 陳國偉
- 123 中興大學
- 118 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 103 楊翠
- 102 Kuo-wei Chen
- 91 廖振富
- 90 朱惠足
- 84 邱貴芬
- 49 Tsui Yang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