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11455/93108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陳牧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吳宜貞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Yi-Chen Wuen_US
dc.contributor.other國際政治研究所zh_TW
dc.date2015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15-12-16T06:36:20Z-
dc.identifier.citation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與專書論文 丁學良(2014),《中國模式:贊成與反對》。台北:牛津大學出版社-台灣商務印書館。 于宗先(2000),《大陸經濟台灣觀》。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司。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本書編寫組(2009),《中國1978-2008》。長沙:中央文獻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國大陸市調大全12(2010),《南寧、桂林、北海、海口、昆明、貴陽重要商圈及銷售通路調查報告》。台北:外貿協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編(2009),《中國經濟研究報告2008~2009》。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著(2007),《國際情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古小松主編(2009),《中國─東盟博覽會可持續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古小松主編(2010),《越南藍皮書越南國情報告201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石正芳主編(2010),《台灣研究新跨越‧經濟分析》。北京:九州出版社。 全毅(2011),《十字路口的東亞區域合作─東亞經濟合作新思維》。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吳金土(2007),《大陸台商經濟理論與實務》。台北:捷幼出版社。 宋鎮照(2009),《變動中的中國、台灣與東南亞之新三角關係:政治VS.經濟、發展VS.安全、區域化VS.全球化之策略思維》。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宗寒(2008),《國企改革三十年親歷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毅夫(2009),《解讀中國經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計劃(1999),《大陸經營環境變遷對台商投資影響之研究》。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中華經濟研究院。 胡鞍鋼著(2006),《中國:再上新台階》。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徐斯儉‧吳玉山主編(2011),《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徐斯儉‧吳玉山主編(2011),《黨國蛻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耿慶武(2001),《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高長(2012),《大陸政策與兩岸經貿》。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志楷(Gordon C.K.Cheung)著,林宗憲譯(2009),《中國因素:大中華圈的機會與挑戰》。台北: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張家銘(2006),《台商在蘇州─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考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晏、章元、陳劍主編(2008),《走向平衡的增長─30年改革開放的大國發展道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煥卿、段家鋒、周玉山主編(1991),《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梁秦龍(2010),《中國區域經濟概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寧寧、安曉宇(2009),《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與東盟企業在中國》。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陳長文、李家慶主編(2012),《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與兩岸商務投資糾紛解決機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德昇主編(2004),《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變遷與挑戰修訂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德昇主編(2005),《經濟全球化與台商大陸投資:策略、佈局與比較》。台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 陳德昇主編(2009),《昆山與東莞台商投資:經濟、治理與轉型》。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麥瑞台(2006),《大陸台商的經營策略》。台北:科瑞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麥瑞台(2007),《大陸台商的區域推移與海洋式儒商文化》。台北:展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彭森、張小冲、金春田(2008),《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國際比較與借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游鴻裕(2009),《兩岸經貿關係台商的投資與經營觀點》。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游鴻裕(2009),《兩岸經貿關係台商的投資與經營觀點》。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馮特君主編(2008),《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第4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黃慶森(2007),《藍海大中國企業投資大陸途徑模式最佳決策與實務操作》。台中:白象文化。 黃靜波(2011),《中國─東盟經濟合作與廣州經濟貿易的發展》。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楊士仁(1991),《大陸經貿的情勢與環境》。台北:聯合報社。 楊光斌、李月軍等著(2007),《中國國內政治經濟與對外關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董藩(2004),《緣西邊境國際經濟合作帶的構建依據與發展規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趙甦成(2002),《中國大陸西南省區對外貿易發展模式》。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劉宗聖、李洋昇、彭穎華(2008),《錢進越南:越南投資實務手冊》。台北:財信出版有限公司。 劉興華(2011),《東盟匯率安排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劉賽力主編(2009),《中國對外經濟關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蔡昌言(2011),《臺商投資中國大陸之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衛靈(2008),《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台商研究工作坊》。台中:中興大學。 盧進勇(2001),《入世與中國利用外資和海外投資》。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蕭全政(2003),《何謂政治經濟學》。台南: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學科定位學術研討會。 蕭國亮、隋福民編(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49─201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聶德寧等著(2006),《全球化下中國與東南亞經貿關係的歷史、現狀及趨勢》。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魏萼(2003),《中國國富論: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新國富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著,呂鵬、李榮山等譯(2008),《中國30年: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變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宋鎮照(2010),《建構兩岸合作參與東協區域整合的新契機與新思維:台灣的觀點與期待》。台北:瞭望東協創刊號,頁33。 岑家銘(2011),《廣西作為中國與東盟鐘擺效應支點在認識及對策》,廣西:市場論壇第2期,頁23。 姚蘊慧(2006),《中國「大西部開發」背後的社會危機》。開南大學:通識研究集刊第10期,頁105。 殷孟波、賀國生(2001),《西部經濟發展與財政政策》,四川:財經科學第3期,頁65。 馬冠武(2004),《桂越邊境互市貿易述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頁35。 曾春滿(2006),《中國大陸「西部大開發」政策分析》,復興崗學報88期,頁181-206。 黃瑛(2007),《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與西南地區正式制度的制度變遷》,廣西:廣西大學學報第29期,頁55。 楊學東(2001),《政府在西部開發中的角色》,武漢:武漢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頁14。 三、學位論文 王復華(2003),《中共「西部大開發」政策運作之探討》。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吳麗生(2001),《影響台商投資大陸西部之發展策略及區位因素分析》。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其桓(2003),《中國大陸西部區域經濟發展與策略研究》。中山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欽(2006),《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東南亞睦鄰外交戰略之研究》。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士凱(2007),《中國西部大開發與東南亞區域經濟整合─大西南邊境貿易與湄公河流域開發之分析》。台灣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智傑(2002),《製造業海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決定因素之探討─以中國、美國及東協五國為例》。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翁榮祥(2004),《邊境貿易與廣西的經濟發展》。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進吉(2008),《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以大西南區域經濟協作為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至輝(2009),《台商全球佈局投資對兩岸經濟關係之影響》。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瑤貞(2008),《中國大陸外資政策轉變對大陸台商營運之影響》。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論文。 黃凱政(2004),《大陸台商當地化經營之研究─以大上海地區為例》。政治大學東立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培基(2001),《中共西部大開發戰略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黎俊清(2002),《越南與中國大陸邊境貿易及其對兩國邊境地區的影響》。中山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網路資料 人民網,http://ccdv.people.com.cn/ 大陸台商經貿網,http://chinabiz.org.tw 中國東盟資訊網,big5.xinhuanet.com/ 中國統計局官網http ://www.stats.gov.cn/ 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國新聞網,http://big5.cri.cn 中國糧食經濟網,http://www.xzbu.com/1/view-311835.htm. 中華電視台網,http://news.cts.com.tw 天下雜誌網,http://m.cw.com.tw/article.jsp?id=5000944 四川日報網,http://economy.scdaily.cn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 西貢解放日報,http://www.nnwenming.net/ 東方早報,http://translate.google.com.tw/ 信報財經新聞網,http://forum.hkej.com/. 南寧市政府網,http://www.nanning.gov.cn/ 南寧晚報,http://city.sina .com.cn/f 時空網,http://www.gxsky.com/ 國家中西部網http://www.nationmidwest.com/ 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網站http://www.chinawest.gov.cn/ 貿協全球資訊網,http://www.taitraesource.com/total01.asp 勤業眾信通訊,http://www.deloitte.com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新華網廣西頻道,http://big5.southcn.com/ 遠見雜誌,http://www.gvm.com.tw/ 數位時代網,http://www.bnext.com.tw/ 瞭望新聞週刊網,http://www.lwgcw.com/ 五、中文報紙 人民日報(北京) 工商時報(台北) 中央日報(台北) 中央通訊社(台北) 中國時報(台北) 文匯報(北京) 光明日報(北京) 旺報(台北) 南方科技報(廣西) 南國早報(廣西南寧) 南寧日報(廣西南寧) 南寧晚報(廣西南寧) 當代生活報(廣西南寧) 經濟日報(台北) 廣西工人報(廣西) 廣西日報(廣西) 廣西法治日報(廣西) 聯合報(台北) 蘋果日報(台北) 貳、英文部分 一、專書 Bartett, C. A. and S. Ghoshal (1998), Managing Across Borders: The Transnational Solution, 2nd ed.,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bbio,Norberto,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The Nature and Limits of State Power,Cambidge(UK),Polity Press,198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e,1984. Chen,T.J. and Y.H.Ku(1998),'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dustrial Conpany,1966. Dahl,Robert A.,Polyaracy: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 Eisentadt,S.N.,Modrtnization,Protest and Change,Prentice-Hall,INC.,1966. Ferguson,Adam,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Edinburg University Press,1966. Goldthop,John,Order and Confict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Cambridge: Hall and Ikenbury,The State,Minneapolis:Univwe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9. Harry W.richardson,Regional Economics(U.S.: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8). Hayek,Friedrich A.,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Hill, Hal and Prema-Chandra Athukoral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East Asia: Aisa-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1998-12. Hooper, V. (2002), 'Multinational financing strategies in high political risk countries', School of Banking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Ibbs Report,Improving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The Next Steps,London: Michael. Enaright, The PEARL River Delta & The Rise of China(U.S.:John Wiley & Sons Pte Ltd, 2005). Pye,Lucian W.,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Boston:Little,Brown and Restructuring:the Case of Taiwn's Textile Industy',Paper presented for East Asian Economic Seminar Osaka,Japan. Russia and Chin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Schmitt,Philip,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Politics Review,January1974. Skocpol,Theda,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The Mirage of Social Justi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二、期刊 'An Economic China:A Winwin Strategy for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Vol.5,No.9,October,pp.182-210. Caves, R. E. (1971).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 Economica 38,1-27. Gripaios P,Gripaios R and Munday M, 'The role of inward investment in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ases of Bristol, Cardiff, and Plymouth,'Urban Studies, vol.34,no.4(1997),pp.579-603. Joshua Cooper Ramo, The Beijing Consensus(New York: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2004),PP.1~60. Minxin Pei. 1996. 'Microfoundations of State-socialism and Pattern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 29, no.2, pp.131-145. Richardson,'Urban development issues in the pacific rim,'Review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No.2(1990) , pp.44-63. Robert E. Lucas, Jr(1993)'Making A Miracle',Econometrica,Vol.61,No.2, pp.11-45. Sit VFS and Yang C, 'Foreign-investment-induced exo-urbanization in the Pear River Delta China'Urban Studies,vol.34,no.4,pp.647-677.zh_TW
dc.identifier.urihttp://hdl.handle.net/11455/93108-
dc.description.abstractAbstract Since 1979, China has adopted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not only b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looks for foreign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especially for Taiwanese entrepreneur. The early period is focus on China eastern coastal areas, but causes a serious imbalance in the east and wes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ade efforts to mitigate internal conflicts,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optimize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couple with Taiwanese entrepreneur investment and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effect. In late 1999, Chinese government started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address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oblem to prevent 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threat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egitimacy of Communist regime.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to couple with the deterioration situation of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Taiwanese entrepreneur nee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meet vast domestic deman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are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asons of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ask of economic strategy, the main content. And we analyze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entrepreneur been to mainland China, the reason why they move from the west coast towards inland, and the current status in the western region. We research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in Nanning,Guangxi, to view the role how they can play in tha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摘要 中國大陸自從1979年起,採取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不僅為中國大陸的經濟帶來了發展,也為尋找對外投資機會的台商提供了極佳的機會。原以東部沿海為主的區域傾斜發展政策,造成了東西部嚴重失衡,中共為減緩國內矛盾衝突、平衡區域發展、優化資源分配,加上台商投資確實對於區域經濟有推動效果,於是在1999年底啟動「西部大開發戰略」,以解決較為嚴重或甚至可能引起政治動盪、威脅中共領導人政權正當性地位的政治經濟問題。 由於中共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改變,加上台商原聚集的東部地區投資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台商除就地產業轉型升級外也逐漸轉向資源豐富、勞工、土地成本相對低廉及擁有廣大內需市場的西部地區發展。 本研究探討中共西部大開發戰略發展緣由、任務、主要內容及西部大開發的經濟戰略成效,分析台商至中國大陸發展經過、由沿海轉進內陸發展因素及目前在西部地區發展的現況,並以廣西南寧台商為例,檢視在中共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扮演何種區域經濟發展推移的角色。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9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五節 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理論暨文獻回顧 19 第一節 中共經濟發展過程中相關的政治經濟學論述 21 第二節 中共西部大開發戰略相關文獻回顧 38 第三節 台商在中國大陸發展相關文獻回顧 42 第三章 中共西部大開發戰略探討 49 第一節 西部大開發戰略發展緣由及任務 49 第二節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主要內容 57 第三節 西部大開發關於經濟戰略的探討 61 第四章 台商至中國大陸發展之分析 67 第一節 台商至中國大陸發展經過 67 第二節 台商由沿海轉進內陸發展因素之探討 77 第三節 台商在西部發展之現況 87 第五章 廣西南寧台商個案分析 91 第一節 廣西南寧產業投資環境的探討 96 第二節 廣西南寧台商發展的現況 102 第三節 實地訪談紀錄及分析 107 第六章 結論 119 參考書目 125zh_TW
dc.language.isozh_TWzh_TW
dc.rights同意授權瀏覽/列印電子全文服務,2018-08-10起公開。zh_TW
dc.subject改革開放zh_TW
dc.subject西部大開發zh_TW
dc.subject區域傾斜zh_TW
dc.subject台商zh_TW
dc.subject南寧zh_TW
dc.subjectReform and Opening upen_US
dc.subjectThe Western Developmenten_US
dc.subjectRegional Tilten_US
dc.subjectTaiwan Entrepreneuren_US
dc.subjectNanningen_US
dc.title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台商角色 ─以廣西南寧台商為例zh_TW
dc.titleThe Role of Taiwanese Entrepreneur in West China Development Strategy-A Case Study of Nanning,Guangxien_US
dc.typeThesis and Dissertationen_US
dc.date.paperformatopenaccess2018-08-10zh_TW
dc.date.openaccess2018-08-10-
item.openairetypeThesis and Dissertation-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18cf-
item.languageiso639-1zh_TW-
item.grantfulltextrestricted-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際政治研究所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Existing users please Login
nchu-104-5099022004-1.pdf2.17 MBAdobe PDFThis file is only available in the university internal network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